柳河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中国工业机器人出海:“我们受过世界上最好的试炼”

2023-07-22| 发布者: 柳河新媒体|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品牌工厂作者:王晓寒2013年,临近毕业的宋涛,和几位天津大学的同学一起创立了阿童木机...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品牌工厂
作者:王晓寒
2013年,临近毕业的宋涛,和几位天津大学的同学一起创立了阿童木机器人(Atomrobot),切入到并联工业机器人这个赛道当中。
在漫画中,铁臂阿童木是一个具有强大科技力量的高智能机器人,坚毅勇敢,拯救地球。现实里,阿童木机器人只用了不到10年,便从“只有技术没有资金”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成长为融资上亿、估值10亿的中国并联机器人领军者。阿童木2023年半年业绩简报显示,阿童木成为了国内并联机器人的销量No.1,其海外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503.52%。
随着“机器换人”的趋势日益明显,海外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增大。根据Market.us的数据,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485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约14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1.4%。
伴随着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制造业发展、产业升级,在工业机器人这个持续增长的庞大市场中,中国公司必将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斯坦德机器人市场总监张旭指出:“中国的产业链丰富,所以中国机器人公司的应用场景、实践场景都会比海外公司要多得多,国内的工程师红利也是天然的优势之一。”
也正因此,《“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202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01出海两条路
2015年,一家名为斯坦德机器人(Standard Robots)的工业级移动机器人公司在哈尔滨成立,创始团队大多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3年后,斯坦德尝试出海日本和美国,并成功拿下了松下电子、日本东芝等公司订单。在2023年初,斯坦德完成了C轮融资,顺利获得小米产投领投的数亿元资金。
从应用领域上划分,机器人可以被大致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所有机器人中占比最高、应用最广的一类,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44.31万套。
工业机器人主要是在工业生产中代替人类做一些枯燥乏味或者重体力的工作,比如罐装、包装、搬运等。譬如在食品行业中,如果要人工去分装产品,一是可能需要很多人力,二是人的速度可能很慢,或者很快就会感到疲劳,并且很难把握每一袋食品中的分量,这就需要机器人替代人的工作。
中国工业机器人出海:“我们受过世界上最好的试炼”
在2022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城市排行榜中,深圳、上海、苏州名列前茅。
斯坦德机器人的总部便设立在深圳,大部分研发工作也在深圳进行,苏州则成为斯坦德的制造基地与全球运营中心,目前斯坦德在昆山的华成产业园拥有两座独栋厂房。斯坦德机器人市场总监张旭表示,在苏州设厂,其实主要是跟着客户跑,“比如半导体、医药、新能源及汽车相关企业大多在华东布局;我们在昆山设厂,也有一些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跟着我们过去。华南则是3C电子行业客户居多。”
阿童木机器人的工厂分布则更广,在深圳、苏州、天津、新乡均有布局,阿童木机器人资深行业经理何计广向品牌工厂指出,“工厂分布较为发散,主要是因为要考虑到整体的运输成本。比如华东的工厂是专门服务华东的客户,华南基本上就是服务华南的。工厂建立起来,一些供应链伙伴也会跟着过来。”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出海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两条,一是在日美韩德选择合适的本地合作伙伴,共同拓展市场;二是跟随着国内客户的出海脚步,走向东南亚、拉美等制造业发展迅速的新兴市场。
世界五大机器人市场是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德国,这四个发达国家自然而然成为了机器人出海的主要目的地。日美韩德有几个共同特点,老龄化严重、人力成本高、劳动力短缺,“机器换人”的需求高。
跨境电商 如主打箱式仓储机器人的海柔创新,它在2019年时与日本牧今科技Muin达成战略合作,进军日本;在2020年进军韩国时,选择与韩国LG CNS达成战略合作;在2021年和MHS达成战略合作,成立了美国子公司。
机器人出海的新兴市场中,近期最热的要数越南。越南是众所周知的“果链”转移目的地,富士康、歌尔声学、仁宝、立讯精密纷纷在越南建厂,显示面板、被动元件、芯片、玻璃等上游零部件企业的迁入更是将越南捧上了全球制造业新兴生产基地的高位。但是,制造业火热的越南,人口还不到1个亿,高素质人才数量更少,用工荒便成为了工厂主的心头患,越南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国内机器人厂商的出海“新天堂”。
不过在张旭看来,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也有其特殊性,“东南亚虽然偏向华人文化,但很多工厂是由全球型的集团企业设立,所以也有不少大型项目是以欧美的行业标准和应用要求来考衡的。”
02 仓储物流市场广阔
全球电商市场的增长,正悄然推动着仓储空间的需求。据说每增加10亿美元的在线销售额,就需要额外增加100万平方英尺的仓储空间进行业务支持。而根据Interact Analysis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15万个仓库,到2025年将增长到约18万个。
但事实是,约75%的仓库并未实现自动化。数量猛增的仓库,也意味着仓储自动化需求的增长,推动着仓储物流服务相关机器人的销量增长。
张旭介绍道:“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全球电商行业的增长正相关,尤其是AGV机器人。仓库中用的比较多的是二维码导航AGV,AMR机器人因为成本相对更高所以应用得少一点,斯坦德在仓库中主要应用的是无人叉车。”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柳河新媒体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柳河新媒体 X1.0

© 2015-2020 柳河新媒体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