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丹白癜风医院 2023年5月9日莫斯科时间上午10时,在克里姆林宫遭遇无人机袭击的阴影下,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8周年阅兵式在红场如期举行,这也是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俄罗斯举行的第二次“战时阅兵”。 ■2023年红场胜利日阅兵现场,据报道有约一万名军人和上百件装备受阅。 ■2023年红场阅兵地面装备方阵中唯一的坦克就是一辆代表二战胜利的T-34/85坦克。 阅兵流程一如既往,但阅兵内容让外界大跌眼镜,参阅兵力,特别是备受关注的地面装备方阵,相比以往历届阅兵大幅缩水,按惯例引领装备方阵入场的“钢铁洪流”如今只剩一辆孤零零的T-34/85坦克,不仅“阅兵专用车”T-14“阿玛塔”坦克不见踪影,连T-90、T-80、T-72这些老面孔也消失了。 不仅如此,BMP系列步兵战车、“联盟”自行火炮、“龙卷风”火箭炮等从不缺席的重装备同样未见亮相!整个装备方阵只能靠若干装甲车和不可或缺的“镇国神器”——“亚尔斯”战略弹道导弹来撑场面。 更令人惊异的是,在天气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俄空天军的空中分列式直接取消! ■2017年5月9日,T-14“阿玛塔”主战坦克驶过红场。最近几年T-14主战坦克一直都是俄罗斯胜利日阅兵的主角。 ■2021年5月5日,参加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的空中方队进行了演练,而2023年胜利日阅兵取消了空中阅兵。 如果只是看到今年红场阅兵的规模,结合现在俄乌战场上俄军的窘境,很容易让外界联想到俄罗斯的军力已经匮乏到连阅兵装备都凑不齐的程度了,进而得出俄罗斯将输掉俄乌战局的结论。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个结论颇为草率。试想,作为一个军事大国,俄罗斯拥有百万部队,装备储备充足,即便经过一年多的作战消耗,要凑个二十几辆坦克、十余架飞机在阅兵场上充门面还是能做到的,那么俄罗斯人为什么不那么做? ■无论阅兵规模如何削减,“亚尔斯”战略弹道导弹这种大杀器无论如何都要拉出来的。 笔者以为这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时阅兵,外表看似“简朴”,甚至“寒酸”,却向世界传递了两个强烈的信号。 首先,俄罗斯在深陷俄乌危机,面临西方重重制裁的情况下坚持举行胜利日阅兵,其目的是在提醒世界时刻注意,前苏联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今日世界秩序做出了巨大贡献和惨烈牺牲,俄罗斯今日的国际地位是以数千万苏联军民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因此它绝不可能放弃大国地位和在重塑国际秩序时的应有权利。 ■无论西方如何诋毁前苏联和俄罗斯,1945年5月在柏林城头飘扬的始终是镰刀锤子红旗! 其次,缩水的阅兵规模并非俄罗斯拿不出装备,而是向外界表明如今的俄罗斯正在转入战时状态。当一个国家处于战争时期,那么军队最优良的装备肯定应该派往前线作战,而不是在阅兵场上做秀!换而言之,俄罗斯通过这场“缩水阅兵”向西方表明准备全力在俄乌冲突中周旋到底! ■俄乌战场上的俄军士兵,无论红场上的阅兵式多么宏大壮盛,都不及战场上的胜利来得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