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 https://www.changxingyun.com 作者|Mona妈妈 来源|读者(ID:duzheweixin) 你有没有发现,两个人关系越好,越容易吵架。 这是因为在一段关系中,彼此之间需要“刚刚好”的距离。 一旦越界,再好的关系都会变质。 欣赏一幅油画,保持一定距离,才能看到最美的全貌;两只刺猬取暖,距离不远不近,才能达到最舒服的状态。 古人云:“路经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尝。” 凡事有度,自量分寸,是一个成年人最基本的处世之道。 与人相处,保有一分距离,留有三分余地,彼此的关系才能更融洽。 01 凡事都管别人,是一场灾难 王小波曾说: “善良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错误的善良,不会给他人带来天堂,只会拖累你掉进地狱。” 有时候,帮助别人,也要懂得适可而止。 不要让自己的善良变得廉价,否则,迎来的注定是一场灾难。 节目《奇葩说》里的陈铭老师,曾在节目中分享过自己父亲的一段经历。 早些年,他的父亲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农村搬到了城市,还成为了一名警察。 那个年代,能在城里有个一官半职,算混得很不错,于是,就经常有各种亲戚找上门来。 “帮忙办个户口,你说话终归方便些。”“能不能给孩子安排个工作?”“闺女大了,帮忙在城里给找个靠谱的对象吧。” 隔三差五,诸如此类。 有的亲戚甚至招呼都不打,直接住进家里,等父亲帮忙办完事才走。 他的父亲本就是个热心肠,一开始也是尽力帮助。 但日久天长,各种家长里短的琐事,越积越多,有时甚至还会越帮越乱,自己也被这些事搞得心力交瘁。 最终,父亲因力不从心,彻底崩溃了。 这让我想起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视频。 一位大叔在外打工,因为自己一个人挣钱要养活老婆和两个孩子。 他平时能省就省,工友经常见他连续几天只吃馒头。 于是,一个工友就录下大叔吃馒头、喝白开水的视频,发到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呼吁大家聚餐时带上他,这样的人在外打拼不容易。 视频被转发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但有一条回复却很扎心: “建议最好别带。善良的人会想着怎么请客还回去,会增加他的负担。” 是呀,有些善良,如果处理不好,反倒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人与人之间,相处舒服的秘诀,除了两肋插刀,还有适可而止。 保持适当的分寸感,不是冷漠疏远,而是恰到好处的善良。 02 愚者管人,智者管己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伴侣甘心当咸鱼,不求上进,你该不该改变他? 很多人给出的答案都是:不该! 其中一位嘉宾说自己做出这个决定,花了很多年。 她和丈夫刚认识,对方自我介绍时就说自己条件一般,也没有多少钱。 那时候她还觉得这个人真诚又谦虚。 结果婚后,丈夫还真的就像自己介绍的那样,两人是很明显的“女强男弱”婚姻模式。 结婚的前几年,她一直试图改变安于现状的丈夫。 丈夫虽然有尝试过改变,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说去做球鞋生意,结果进的货全是自己的鞋码;说是做保险,结果自己却被骗了钱。 在爱人的期待下,不断去尝试自己不擅长的事,结果总是尴尬收场。 而丈夫但凡取得了一点成就,自己便又会对他产生更高的期待。 这种无止境的期待与再次挫败,让夫妻关系的走向越来越不正常。 一次半夜醒来,她看见丈夫独自在阳台抽烟,整个人心事重重。 她猛然发现,一向温和随意的丈夫,在自己的逼迫下,原有的精气神都荡然无存了。 这种长时间的强力改造,让他们都变得疲倦不堪,甚至出现了婚姻危机。 那一刻,她终于放下了改造对方的执念,不再逼着他去做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 “曾经我热衷于教育别人,现在我觉得管好自己,比教育别人靠谱得多。” 人生在世,讲究的是自我成全,但行好事,不度他人。 世间纷纷扰扰,人来人往。 以豁达之心面对生活,不再妄想强行改变他人时,你也将迎来自己的重生。 03 少管别人,可以避免人生80%的烦恼 繁华世界,千姿百态,凡事都想整齐划一,只会伤人又徒劳。 总看别人不顺眼,非要在别人的生活里指点江山,其实是一种缺乏智慧的表现。 少管别人,可以避免人生80%的烦恼。 1 少管亲戚的家事 知乎上有个问题:什么样的亲戚最烦人? 最高赞的回答是:多管闲事的亲戚。 生活中,这样的亲戚不在少数。 从饮食健康到结婚生子,大小事都想指指点点。也许这些热心肠的亲戚,初衷都是好的。 但生活的琐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总是在别人的生活里插上一脚,不是助人为乐,而是权力越界。 没有边界的排兵布阵,不仅惹人嫌,还会拉开彼此的距离。 2 少管朋友的私事 真正的社交高手,懂得恰到好处地拿捏彼此的距离,不远不近。 王婆原是个特别爱打扮的人,而且生性好动,经常和老同学们到各大公园打卡游玩。 只怪命运不公,最近她突然查出身患癌症,需要静心休养。 王婆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因病憔悴的样子,就对老同学们隐瞒了病情,只说得了慢性病,两个月都没出门。 李阿姨作为王婆多年的好友,早有不好的预感,但只是间歇性地打电话和王婆聊聊天,从不提病情的事。 就这样,在王婆生病期间,李阿姨恰到好处地宽慰了王婆的心,还给王婆留了足够的空间。 成年人的友谊,不是我问的,你都答;而是你不说的,我也懂。 少管朋友的私事,不是冷漠,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权衡。 3 少管旁人的闲事 生活中,有很多半生不熟的人,会对你指手画脚。 你穿了一件称心的衣服,他说你气场不够,撑不起这个颜色; 你打算跑步健身,他说跑步可没那么容易,你工作太满,根本坚持不下来; 你超负荷工作了很久,想吃顿夜宵犒劳自己,他跟你说垃圾食品不健康。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你对我的评价,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 我们总是企图站在正确的角度,为旁人开路避雷。 却忽略了生活中,心情好坏比正确与否更为重要。 影响了别人的心情,再正确也没有人会买单。 少管别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04 人到中年,要学会专注自我 林语堂在《人生不过如此》中写道: “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 最大的“人间值得”,是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 有句俗语说得好,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与其关注外界的是非,不如多花些心思,建立自己内心的秩序。 学着把放在别人身上的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来。 时刻保持自我更新,找回内心的平衡,才是居危不乱的最高境界。 愿我们都可以把握分寸,不扰他人的四季山河,静享自己的锦绣人生。 *作者:Mona妈妈,与孩子一起经风雨,闻花香。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读者”(ID:duzheweix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