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汉语中40个常用的语法点

2023-04-08| 发布者: 柳河新媒体|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谓语+宾语02你去吗?|你去哪儿呢?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04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

说到语法,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小编都是一个头两个大。下面整合了汉语中40个常用的语法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先整理20个)!

01

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 学习 汉语。

02

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03

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04

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 你有照相机没有?

05

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 还是)听音乐。

06

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07

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08

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09

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

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 去”前:

你拿出书来!

11

程度补语

形式:形容词 + 极了/ 得+不得了 / 死了/ 坏了 / 得很 / 多了

他高兴极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饿死了。

12

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

形式:动词 + 得 / 不 +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13

情态补语

形式:动词 + 得 + 非常 / 很 / 比较 + 形容词

(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

他跑得很快。

(2)动词后带有宾语的形式:

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宾语提前)

14

时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的三种形式: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宾语提前)

(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动词+宾语+时间)

(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钟。(重复动词)

我等了他十分钟。(动词+人称代词+时间)

(4)副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重复动词前边:

我学汉语只学一年。/ 我学汉语要学一年。

15

动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数量)

形式:动词 + 动量词(主要是“次、遍、下”)

(1)动词 + 动量词 + 事物宾语:

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

(2)动词 + 人称代词宾语 + 动量词:

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

存现句

形式:处所词语 + 动词 + 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17

动态助词“了”

形式:动词 + 了

说明:“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与时间无关):

昨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饭去学校。平时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18

语气助词“了” 1

形式:“了”在句尾。说明: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19

语气助词“了” 2

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变化:

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他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20

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

说明:表示动作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习一年。(还要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不再继续)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柳河新媒体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柳河新媒体 X1.0

© 2015-2020 柳河新媒体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