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转让 https://www.sz-jsdl.com/ 别的品牌涨价,消费者都是骂骂咧咧,而这个品牌涨价,不仅没有劝退粉丝,反而掀起了一波囤货热潮。 那就是有“世界玩具NO.1”之称的乐高。 今年7月,乐高宣布全球涨价,涨幅高达25%,乐高粉们奔走相告:趁着涨价前把想买的都买了…… 对此,狐妹只能说壕无人性! 虽然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巨大,但乐高公司仿佛置身事外。 刚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整体业绩依然让同行望尘莫及,净利润62亿丹麦克朗,也就血赚了57个亿吧。 哦,对了,人家上一年赚的钱是比中国14家收益上亿玩具公司的总和还要多,而且足足多出了15倍。 怪不得泡泡玛特的理想是要做中国的乐高,这样一看,野心实在太大了! 乐高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仅承包了很多小朋友的童年,也让无数成年人沉迷其中,甚至被称为“男人的十字绣”。 女人买口红顶天了上百只,作为口红一哥,李佳琦有五万只口红就已经震撼不少人全家,而男人买起乐高来可比这疯狂多了。 人家都是按吨买,对,你没看错,就是这个咱们普通人在数学题中才会出现的计量单位。 “如何管理2吨乐高积木?” “去年双十一我囤了1吨零件” 某些乐高狂热爱好者的日常,就是这么让人瞠目结舌。 乐高之所以被称为富人们的玩具,并不是因为量大,它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标签就是:“贵”。 “乐高一面墙,北京一套房”这句话可不是空穴来风。热销产品普遍在几百上千元,特别是一些绝版系列,甚至被炒到了天价。 除了抢限量版需要烧钱,搜集稀有零件的难度也不亚于淬炼舍利子。 一些玩家不惜“杀套装,攒零件”,指的是为了大量收集只存在于某个套装里的零件不惜买整套,其实就跟小朋友买200袋方面,收集一张水浒卡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动辄就要万把块。 随着狂热爱好者越来越多,这些五颜六色的塑料积木,不再是单纯的玩具,而是摇身一变成了堪比黄金的投资品,被称为“未切割的钻石。” “一套2000年的乐高3450自由女神,上市价是200美元,现在亚马逊要卖近10000美元。” 因为乐高在拍卖网站上大受欢迎,而且难以追查,深受黑市青睐。 甚至有传闻称,在全球黑市里,乐高就是钱,怪不得罪犯都不流行抢银行了,专门组团去偷乐高。 乐高像玩具界的苹果,“硬件+创意”是品牌持续发展的核心生产力。 虽然价格比普通积木贵好几倍,但对于品质也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乐高超级工厂》这部纪录片,讲的就是他们公司如何精益求精的。 作为拼拆玩具的王者,每块乐高积木的误差不能超过0.001毫米,专治各种强迫症。 据说,乐高每个模具的成本就高达上百万人民币,相关模具早已超过了7000种。 而且质量也是杠杠滴,拼插次数可达上万次。有外国玩家做过实验,测试结果为37112次。 假如一对积木每周拼插10次,那么你要用70年才能玩坏它们,基本是可以传给孙子了。 同时,为了确保真实性。出现在乐高玩具中的各类场景,比如消防局、警察局等等,都需要设计师们亲身体验。 必须把整个建筑与人物的小细节都全部记下来,然后再还原。 这样精益求精设计出来的玩具,自然非常有趣好玩。 看似简单的乐高积木,有超过9.15亿种玩法,拼砌的过程,也是创意再创造的过程,会给人带来巨大的满足感。 这其中的快乐对于乐高爱好者来说简直难以言喻。 其次,逐渐搭建起自己的“生态平台”。 90年的发展历程,让乐高从一个普通的制造积木玩具的工坊,变成了一家开发教育产品公司、一家IP开发公司、一家文化创意公司。 乐高将小小的塑料,构建成为了一种高级教具,锻炼孩子们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 家长不仅主动给孩子买玩具,还花高价给孩子报班学课程。 除此之外,乐高还善于借势营销,把热门影视和热门游戏作为载体,将品牌IP文化渗入到各类生活场景中。 如,1999年推出的“星球大战”系列,至今仍是全球销售最好的三大系列之一。 2010年,乐高自己正式开启“影视化”之路,相继拍摄了一系列乐高主题故事的动画电影,叫好又卖座,赋予了这个IP新的生命力。 尽管疫情当前,乐高还是在不断加速IP原创,以及商业布局上的扩张。 乐高教育,乐高电影、乐高游戏、乐高玩具主题公园等组成了庞大的乐高帝国,正在迅速占领中国儿童消费市场。 有人觉得,依托强大的中国制造,乐高的成功完全是可以复制的。特别在乐高宣布涨价消息后,更多人发出疑问,是不是国产积木的春天来了? 就连潮玩出身的TOPTOY也把积木这个品类提上日程,作为重点发展对象。而在小红书上,国产积木的相关笔记已经超过8万篇,销量也是成倍的增长。 不过国产积木发展之路并不如想象中顺利,反而是各种质疑和劝退的声音。 “咬合不紧”“、手感不好”、“缺件少件”等问题经常被玩家吐槽,总结成一句话:质量不行! 看来打铁还需自身硬,国产积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资料: 金错刀、蓝莓财经、AI财经 编辑:茶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