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乌军有3款导弹能做到,普京会动用核武器吗?

2022-10-25| 发布者: 柳河新媒体|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俄新社报道称,刻赤海峡大桥遭导弹袭击,引发火灾。自克里米亚大桥建成后,乌方就不止一次地威胁称要摧毁这...
区块链 https://www.990317.com

俄新社报道称,刻赤海峡大桥遭导弹袭击,引发火灾。自克里米亚大桥建成后,乌方就不止一次地威胁称要摧毁这座连接起俄本土到克里米亚半岛的跨海大桥,如今来自俄方的消息证明了这座大桥遭到了导弹袭击。

考虑到当前的俄乌冲突,乌克兰军队恐怕是最有可能对其发起导弹打击的“真凶”。至于使用的是何种导弹,或有3种可能性: 其一,乌克兰国产的“海王星”岸基反舰导弹。我们知道,作为一种巡航导弹,反舰导弹往往也多少具备打击陆地目标的能力,俄军就在战场上不止一次地用岸基反舰导弹打击乌军地面目标。

“海王星”反舰导弹射程约280公里,战斗部重达150公斤,如果该弹从乌南部沿海城市敖德萨发射的话,该地距离克里米亚大桥约269公里,基本处于“海王星”的射程范围内。

其二,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了可供“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发射的ATACMS,即“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这款导弹射程约300公里,此前就有消息称乌军可能已经获得了该武器,甚至有人声称看到过搭载着该导弹的“海马斯”火箭炮在乌克兰境内行驶。考虑到美国对乌军援的不透明性,不排除美方已经秘密对乌提供了这款武器,只是慑于普京政府的压力,故此前并未使用,而是在打击克里米亚大桥一事上用上了。

其三,乌克兰自研的“雷霆-2”短程弹道导弹。“雷霆-2”基本可视作是俄罗斯“伊斯坎德尔”短程弹道导弹的“兄弟”,因为二者有着相当程度的血缘关系。冷战末期,苏联开启了新型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的研发工作,成果就是“伊斯坎德尔”。期间,南方设计局也参与和承担了部分任务。苏联解体后,位于乌克兰境内的南方设计局继续着相关工作,并在沙特阿拉伯的资助下,推出了“雷霆-2”导弹系统。据悉,该弹的射程约为280公里,性能接近“伊斯坎德尔”。

此次克里米亚大桥遭袭,一方面再度暴露出俄军的防空反导能力存在相当程度的缺陷,另一方面还可能引发一个可怕的效果,即普京政府或真的会在乌克兰战场上考虑动用低当量核武器。如此一来,战事升级恐怕就不可避免了。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柳河新媒体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柳河新媒体 X1.0

© 2015-2020 柳河新媒体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