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备考个性化_新航道北京学校 6月7日晚间,亿纬锂能(SZ300014,股价96.97元,市值1841亿元)发公告称,公司将向西藏亿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控股”)及刘金成和骆锦红定增募资不超过90亿元。据了解,亿纬控股是亿纬锂能控股股东,刘金成和骆锦红是公司实控人。 上述公告显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投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HBF16GWh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统计亿纬锂能此前扩产信息发现,公司近年来整体产能规划已经接近300GWh,而这只是动力电池厂商“扩产之战”的冰山一角。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一季度,国内动力电池新增产能规划就接近877GWh,总投资金额超3000亿元。 产能规划已超300GWh,公司称“以销定产” 亿纬锂能相关公告显示,本次公司拟募资90亿元主要用途如下:34亿元投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26亿元投资HBF16GWh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3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募投项目说明图片来源:亿纬锂能公告 据了解,亿纬锂能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金额为43.75亿元,HBF16GWh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金额为41.27亿元。 按亿纬锂能的说法,如果实际募资金额达不到90亿元,公司董事会将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去调整募集资金的投入顺序和金额,不足的部分由公司自筹资金解决。 为什么要进行此次定增?亿纬锂能在公告中表示,这是为了“抓住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市场机遇,阶段性满足市场和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稳固公司行业地位,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就在定增公告披露的同一天,亿纬锂能还跟曲靖市人民政府、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一个《年产10GWh动力储能电池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额约30亿元。 东吴证券6月8日最新研报显示,此前亿纬锂能已公告产能规划包括:荆门153GWh、云南玉溪10GWh、成都50GWh、惠州已建成10GWh软包、与SK合资20GWh、与林洋能源(SH601222,股价8.35元,市值172亿元)合资10GWh.新增云南曲靖10GWh产能之后,公司合计产能规划近300GWh。 那么,亿纬锂能产能扩张的依据是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了亿纬锂能证券部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我们这边一般都是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进行产能规划的。” 上述工作人员称,一般是客户有了较为明确的订单意向,公司才会进行产能扩张,公司一直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 东吴证券相关研报也预测称,2022年底亿纬锂能产能可近100GWh,2023年底公司产能有望超过200GWh,产能均有客户意向订单锁定。该研报还预计,2022年公司总出货量将达到26-28GWh,2023年翻番至60GWh,2024年超100GWh。 可以看到,预测的出货量和产能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行业“扩产潮”持续,大量产能将于2023年释放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近两年的动力电池厂商,那可能就是“凶狠”,许多企业都规划着大手笔的产能扩张项目。 据GGII不完全统计,2021年动力电池投扩产项目共63个(含募投项目),投资总额超6218亿元,规划新增产能超过2.5TWh(1TWh等于1000GWh)。 今年以来,这场“扩产之战”得到了延续。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一季度,国内动力电池新投建项目就有29个,总投资金额高达3391.1亿元,规划动力电池产能近877GWh。 从年初开始,就有多个动力电池项目签约落地,据GGII统计,今年1月20日到2月7日,亿纬锂能、比亚迪(SZ002594,股价327.41元,市值9531亿元)、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新航”)等5家公司共签约了215GWh的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金额达1080亿元。 直到最近,仍有不少企业在加码动力电池领域。5月31日,欣旺达(SZ300207,股价30.9元,市值531.2亿元)发公告称,公司拟与浙江省兰溪市人民政府签署相关投资协议,建设年产3.1亿只高性能圆柱锂离子电池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入23亿元。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21年至今,欣旺达对动力电池领域相关项目的计划投资金额已超过600亿元。 目前,动力电池企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亿纬锂能这次的定增可以被看作是“补充弹药”的一种方式。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1-4月,亿纬锂能电池装车量1.38GWh,排名全国第六。而仅看4月份单月数据,亿纬锂能的装车量排名下滑到了全国第七。 GGII认为,动力电池行业大规模新增产能将于2023年集中释放,未来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